张秉政教授出席全国第十二届摄影理论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02-17 22:21:27 新闻来源:安徽摄影家网
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摄影理论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市召开。日前中国摄影家协会向全国摄影界发出征集论文的通知。经过中国摄影理论委员会专家匿名评审,从大量来稿中共评出十六篇优秀论文。中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秉政教授作为安徽摄影理论界代表提交了《民俗摄影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的学术文章,作为优秀论文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
来自海内外近四十名摄影理论家济济一堂,就如何创造时代经典,用摄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分专题作了研讨,张秉政就摄影艺术如何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提出自己的见解,受到出席会议专家们的好评。
中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摄影领域最高级别的理论盛会。
民俗摄影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张秉政
摘要 随着民俗摄影的不断升温,更有必要对民俗摄影的特征、文化内涵、审美意蕴以及发展民俗摄影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把握。本文就此提出四个把握:1、把握好民俗摄影的特征 做好生活形态的视觉传记;2把握好中华民俗文化的特征用摄影语言讲好民族古老故事;3、把握好当前民俗文化自身变迁,在现时流变中拍好民俗;4、把握好民俗文化丰富内涵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应对民俗摄影人对民俗学意识的觉醒,厘清当下应当怎样做。
关键词 民俗摄影的特征;文化内涵;审美意蕴
中国民俗摄影起步较晚,其影响远不如其它摄影门类。随着当下社会对正在消逝的民俗文化的重视,对民俗学的知识普及,也随着摄影自身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能够认识到民俗与摄影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认识到民俗摄影在展示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促进旅游文化事业的价值,甚至升级到建设和谐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力量①。
随着民俗摄影的不断升温,更有必要对民俗摄影的特征、文化内涵、审美意蕴以及发展民俗摄影中遇到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明晰的把握,以应对民俗摄影人对民俗学意识的觉醒,厘清当下应当怎样做。
一、把握好民俗摄影的特征 做好生活形态的视觉传记
1、预测性
民俗摄影是由“民俗”和“摄影”两大要素组成。作为一种记录式摄影与同为记录类摄影——新闻摄影相比,民俗摄影可以做到更多的预测事件发生的典型瞬间(因为民俗活动都有一定的发展脉络,比如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清明节插柳、上坟祭祖;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等)。这些民俗事象经文字、口头相传,作为民俗摄影人可以在拍摄前预测到,在民俗采风活动中有备而来,便于典型瞬间的捕捉,撷取民俗精华。
2、文献性
与艺术摄影相比,民俗摄影也需要用摄影手段、摄影语言构建优秀的可视形象来表现民俗图像,否则无所不在的民俗影像就会因为简单机械的记录而丧失其生动性,民俗摄影亦可就此理解为既要民俗(文献价值)又要“摄影”(形象化、艺术化),民俗摄影当是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统一。
3、民俗摄影还有另一种特性,就是有很强的社会性
民俗包罗万象,它涉及到人类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生活习俗、生活风尚,直到宗教、生产、文化活动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联结着传统与现实,联结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维系着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它世世代代传承而又生生不息。中国民俗生长在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共处的统一国家,必然会呈现出多元性。从社会民俗分布看,处于上层社会和中下层社会的民众生活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如本来是奔马射箭的民间竞技,而在封建社会的上层阶级却弄成儒雅的投壶娱乐。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乡民生活习俗又呈现出南北差异,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又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凡此等等。民俗这些丰富的社会性就要求作为一个民俗摄影家应当具有杂学之功,学习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文学等专业知识,对民俗学理论常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把握住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才能有效把握好民俗摄影不同于其它摄影门类的创作规律。
二、把握中华民俗文化的特征
用摄影语言讲好民族古老故事热爱民俗摄影的拍摄者在现场拍摄时一定要把握好民俗文化的特征。任何民俗事象、民俗风尚都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
1、具有较为明显的封建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民俗文化方面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影响较大,很多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为都深深打上封建意识。诸如算命、买卖婚姻、卖淫嫖娼、吸毒等则是残习陋俗,但知恩图报、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敬老尊老,孝顺父母则是民俗文化的精华。。以清明节为例,慎终追远,丧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值得称道的中华美德。
当今江浙一带纳妾之风依然未有灭迹。椅子坟在浙南、闽南盛行,占领大量良田沃土、浪费惊人。
丧葬,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2、鲜明的多民族性
民族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都存在。
华夏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与同化,终于成为今天有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任何民俗风尚都具有鲜活的民族特点,多方面渗透着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生活。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和文化水准的不同,使得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存在许多差异。
比如说服饰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之间的关系:
草原民族:身穿长袍,足登靴子,因为高寒大风,人穿上袍子,再系上腰带,上下空气不对流,十分保暖。
藏族服饰:穿袍子,足登靴子,但穿袍子要露出一只胳膊,(因为高原昼夜温差太大所致)穿靴子、护腿上下马利索。
同一民族,如维吾尔族,我在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维吾尔社区>餐厅晚宴上,一位乌市公安局的朋友告诉我,他能从头巾判断出维族姑娘是新疆哪一地区的(省会乌鲁木齐市重时尚,花头巾多;因靠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生产丝绸,南疆喀什、和田多花头巾、白头巾;伊犁地区多白头巾;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维族姑娘多戴黑头巾。
地理环境对人的饮食习惯的影响
山西人爱吃醋。据传以前阎锡山的士兵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女孩过去陪嫁必须要陪几个醋坛子。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壤含钙太多,易患胆结石,想到用醋来中和。
总的来说,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有的地区以小麦为主食,有的以稻米为主食,有的以奶、肉为主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食物。
再如,婚俗最能说明民俗风尚具有鲜活的民族特点。汉族婚礼,单说嫁妆,枕头里塞上“竹筷子”,被子里缝上花生、枣子。考虑到谐音:“筷子”—“快生子”,“枣子”—“早生子”,“花生”—“插花生”(喻儿女双全),图吉利。
迎娶,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押轿,小男孩要手里抱一只大红公鸡,“鸡”与“吉”谐音。鸡必须是鲜活的,白事也用鸡,但是杀的是白条鸡。
这叫做:“喜事公鸡领路,白事鸡子引魂。”
我在新疆参加过维族婚礼,维族也哭嫁,称为“尼卡”礼俗,精致的盘子放一碗盐水,泡两块馕,喻永不分离;哈萨克族婚礼有所不同,哈萨克民族是马背上民族,新郎和新娘在毡房里举行婚礼,毡房里要烧一堆火,主婚人便会拿着系着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着逗歌。还要在草原上举办赛歌会,让阿肯(歌手)来演唱。
3、后遗的原始性
许多风格可回溯到人类初期,有的虽被后世改造,但依然有原始风俗的影子,虽经千年,依然固有存在。
如祭祀民俗:《诗经·豳风·七月》就记载西周此类活动。人们到了年底十月,便结束了田野农活,从临时居住在田野中“庐舍”回到家中,用火烘暖房子,用烟熏走老鼠,用泥巴把阴面北向窗户堵住以避风寒,一家老幼男女围在一起准备过新年。人们在新年之际,取出用枣,稷谷酿造的美酒,抬上宰杀的羔羊,围着火炉聚坐一起,高举牛角杯,一边感谢祖宗和神灵的保佑,一边祈愿来年的好收成,在热烈和欢乐中度过年节。
农业的丰收与气候、土地有关,人们为了风调雨顺,祈求神灵,遂产生祭社神(土地神),稷神(谷神)、风神、雨神的习俗,千年相沿,至今在一些地方还供上整猪、整羊,还有鸡、酒。
黄河入海口一带渔民下海,敬龙王和海神外,还有许多禁忌,出海日期讲究“三、六、九”,渔民忌讳“翻、停、破、漏”字眼,初一,十五,家属要到海边为亲人祈福。
煤矿要祭窑神,窑工抬着整猪整羊,一路放鞭炮,来到窑神庙祈福。下井推车下料称“搡”下去,塌方叫“冒顶”。
4、传统的神秘性
人类最早风俗活动,渊源于各种形式的原始信仰。黄河流域的原始民族在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求生存时,于是把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奉为神明崇拜,同时也把影响人们生存的自然现象,诸如天地、日月、风雨、雷电。山石、水火当作神明崇拜。人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深感自然力强大,远远超出人力之上,于是逐渐产生一种变形认识,认为自然力高于人力,生命和意志。由某种神灵主宰,把自然人格化而进行崇拜.
于是在古代把某种动物神或自然物当作本部落的保护神。在我国最典型最普遍的图腾崇拜,即神龙崇拜。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内蒙赤峰赵宝沟史前文化遗址均发现陶器上猪首蛇身图像,这被认为最早龙图形。“龙”的原始形态较复杂:蛇、猪、马以及闪电等组合,“龙”则是我国古代人民幻想出来的一种动物。(龙图腾)
《说文解字》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都说明人们心目中的龙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春夏秋冬空中雷鸣电闪往往伴随大雨,人们把雨与龙连在一起,龙又成了一个祥瑞的动物(龙掛)。
龙的神秘、神奇被大大夸大了,龙的图腾崇拜在华夏民族有深远的影响,人们以“龙”的传人自称,封建统治者为达其江山永固,欺骗百姓、向臣民自诩为“真龙天子下凡”,更加神秘化,民间则有“龙凤吉祥”祈福的民俗心理。
2008年在青海藏区巴颜喀拉山、玉树等地采风,发现了藏民对山神非常神秘化(靠近大山是不能咳嗽的,若咳嗽或大声喧哗,言山崖便会断裂,遭受灭顶之灾,“万物有灵”。)
5、长久的传承性
华夏民俗文化在长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文明中发展缓慢,有的持续数千年变化甚微。民俗在约定成俗后,即人相袭,代相传,具有承袭性。这一特征虽然在许多方面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不易变革的特点,使华夏民俗处于落后于社会变革的状态。
6.自觉的实用性
中华民俗文化是以北方麦黍农耕文化和南方稻米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春种夏收,秋收冬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民众创造了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反过来服务于民众。所以说,民俗有实用性,也是它的最本质特征。民众对稷黍的崇拜,封建统治者对天地的膜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形形色色的民俗,还有进入民众生活的婚嫁、丧葬、寿诞、礼仪、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民俗,揭示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揭示了民俗文化的实用和特征。
三、把握好当前民俗文化自身变迁,在现时流变中拍好民俗
信息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城市化、工业化的急剧变革,华夏民俗变化也大大加快,产生了变异。
在苏杭、北京等现代化城市消失的民俗也比较多,比较快。北京庙多,文革前每个月都有庙会,庙会多得数不清,人人都是香客(皆是参与者),连郭沫若、老舍这些大文人也经常逛厂甸的庙会,现在的庙会大多只不过是一个商品大卖场,一个文化商贸集市。庙会有其名而无其实,因为文化与传统的缺席。
北京的四合院在新造城运动中不断萎缩和消失,这些城市的“名片”在城市的急剧膨胀中正在变成四合楼,渐渐丧失人的气息,独有的个性与身份。
苏杭一带上演的千年社戏,万人空巷的盛况已不再来,已退到城乡结合部,只有老人乐此不疲,青年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更倾向于过“洋节”,或者是手机上网。
再以节庆文化为例, 春节可谓是民俗的汤汁盛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向饭店吃年夜饭(祈福和祭祀的成分大大减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使民俗文化淡化、消失。
那些礼仪的,微细的而脉脉温情的文化活动应当强调。说到春节,家里说,买点“年货”吧?少一辈会不解什么是“年货”。不少青年人对节庆的理解为“放放鞭炮,吃点喝点”,比如过大年不就是吃饺子,端午节吃点粽子,中秋节吃点月饼罢了,因而过节变成了“美食节”,而节目的纪念性、祭祀性、亲人团聚等内核渐渐淡化掉。
另一方面,有形文化的消失,特别是民间工艺说唱艺术,民间音乐、民间竞技。民间戏曲正在惊人消失,有资料表明,以我周边河南省为例,“锣戏”、“宛梆”、“大弦戏”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濒灭剧种,目前大多不能正常演出,只能作为戏曲文物进行研究②
民俗的变异虽然有它本身发展规律,但根本原因是社会的急剧变革,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发生革命性变化。
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如属于精神方面的信仰民俗、信仰观念从节日中逐渐淡化,节庆新民俗更加增强娱乐部分。如端午龙舟竞渡今日已变成了纯粹的体育竞赛节目(驱疫、祭祀水神的内涵已经没有了),再如布依族的节庆民俗主要是敬神祭祖,祈求五谷丰登,而今日只得保留了“歌会”和“桥会”,乡民的娱乐节目,原来得信仰仪式则被淡化或取消。③
世界上未有不变的事物,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必然会发生变化,有时急有时缓,当今社会转型期则变化异常剧烈,一些习俗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的迅速趋向消失,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清明前的寒食节,人们不再吃冰冷的食品,这也是饮食文化的进步。如南方周末2004.1.22春节专版论述:“在苏州,苏州人从前在大年初一要祭井,他们称井神为‘井泉童子’。这一天,他们会在井上用匾放上贡品,祭祀过后,还要封井,让辛苦了一年的这口井也休息几天。但是现在,这个风俗只是当地人往往是象征性用红纸封一下。在城市,自来水已普及了,吃水再也不靠‘井泉童子’,人们再也想不到祭祀它。”作为民俗摄影人应当把握民俗文化现实中的流变性,准确把握真正摄取流变中的民俗事象精华。民俗摄影要“移风易俗”,用图片展示出鲜活的赋予民族精神的新风俗。
四、把握好民俗文化丰富内涵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个人拍摄民俗文化的实践和研究,同时借鉴一些民俗摄影家成功的拍摄经验,谈一谈当下如何拍摄民俗文化。
去猎奇 抓内涵
在民俗摄影创作中,一些人总喜欢到边、穷、老、少地区去拍摄,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常常是他们猎取的对象,一些奇风异俗更是他们竞相追逐的拍摄对象,有些人为了拍摄纹身女深入西部边陲深山丛林,穿越湍急河流,步入蛇蝎出没的密林,未有对其族类生活习俗、信仰习惯作任何方面的研究探讨,耗时费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只是得到一些纹身女的一些肖像照,此类照片色彩斑斓,相当有冲击力,但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仅仅是民俗的皮相。殊不知,民俗摄影拍摄需要“田野作业”,必须做好案头准备,也是我常说的“在家要做好功课”。民俗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问。如果对拍摄对象缺少基本了解,未有作认真田野考查,了解民俗事像的来龙去脉,所获的自然是表相的东西。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要认真选择研究所拍摄的民俗事像,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的目光去观察、去鉴别民俗物象所具有的文化气息,边拍摄还要边作文字记录,不然拍摄的民俗素材则像进入大森林的孩子,只是抓来一把花花草草,十分浅薄和未有任何价值。鲜艳的民俗服饰不是不可拍,关键是不是有文化的眼光。人类学学者邓启耀在《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一书中写到:“服饰,并不只是遮寒避羞的一般工具,而是有着功能复杂的文化意义。”他为服饰的功能作了分类。它写到:“服饰的区别性功能,具有较多层面的文化含义。它在界定人的性别角色,年龄角色,民族角色,权利角色等方面,有着约定俗成的特殊文化意义。同时,它不仅区分不同文化角色的功能,还有认同文化,凝聚族群的意义。”正如我在本文论及民俗文化特征其中鲜明的多民族性一节中举例,我在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宴会所见维族女子服饰多元化一样。
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作为重要文化资源而存在,让其发挥价值,关键是要有文化的眼光。有了文化的眼光,文化便无处不在,对事物发生发展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就此以酒为例做了很好的阐释:
以非文化眼光来看,酒只不过是一种袏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消愁,一醉方休;若换一个文化眼光来观照,则必须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的方式、售酒的方式、酒器、酒具、酒令、酒的诗与画、酒和地域的关系、酒与民俗与气候的关系……那就发现一个比酒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这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识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汁液。所以,当今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④
有些同志喜欢拍摄少数民族生活照片,但大多是想以奇风异俗、华丽服饰猎奇取胜。结果,照片虽然色彩斑斓,却总嫌皮相浅薄。其实,民族特色主要体现于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摄影者要努力捕捉这种民族特色的闪光点,要表现出少数民族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特有的心理气质,顽强的生存意识,坚韧自信的人生信念,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奋斗精神,毫无扭曲、喜怒不藏的憨直坦率、天真纯朴,和新鲜别致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而不要片面追求外在的民族标志和风俗活动的热闹场面。在这方面业余摄影者吴靖鹰三下苗寨,反复捉摸拍摄的《芦笙旋律》不落窠臼,是值得借鉴的⑸
去零散 抓整体
民俗发展到今天,出现‘古今杂陈,东西交错’的摇曳多姿的局面,尽管民俗摄影可拍摄内容繁多。可谓包罗万象的,但一定保证其完整性、系统性。因此单靠一张照片,一个孤立的镜头所折射的民俗内涵是单薄的,不完整的。深入生活,从事民俗研究的摄影家往往自然采取专题组照、系列组照的表现形式。只有这种形式才能装进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的民俗事像的本质层面的东西,继而多角度、全方位表达。苏 珊·桑塔格在谈论摄影时曾表达“摄影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它是一种被动的观看。它是摄影人对拍摄对象温情地理性地判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以庄学本、王小亭为代表的民俗摄影家饱受风霜渡漠越岭,在我国西部新疆、西藏、云南边陲拍摄了大量十分珍贵专题图片,并对大量民俗图片进行了研究,写下了一组组价值非常高的民俗文章,当年的《大众画报》《创刊号》就连续刊载了王小亭的专题图片,其中有《三峡天险》、《蜀道难》、《贡噶雪山》等,一共拍了12组。
庄学本还用镜头记录了边疆羊毛生产的过程,销售的过程。这些图片记录了过去民众生活的变迁和昔日的沧海桑田,永远留在历史档案里。
在民俗事像的捕捉中,为了保证图像完整地展现民俗生活,见证历史。我们必须对民俗事像题材加以研究,加以选择,加以整合。以我表现中国文房四宝中徽墨民俗专题为例,我带着弟子先后用了近二周时间,在徽墨产地如今黄山市的屯溪、歙县、宣城市辖的绩溪等地考查,拍摄了徽墨从采松、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全部工艺,一边访问了制墨厂厂长,技术专家、制墨人,又赴合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查阅了徽墨创始人沿袭千年(自唐代始)制墨的历史资料,了解考查徽墨的发展脉络,兴与衰,就今日现代化的冲击下遭遇的尴尬,以及今后徽墨传统工艺如何传承进行一番文化思考,试图用相机完整记录展现中华瑰宝的民俗文化价值。当地拍摄是十分艰辛的,我们穿山越岭,穿行在皖南深山密林中,遍访一些散乱的小作坊,小墨厂,遇到“人难找,门难进,不让拍”等尴尬局面,(一次在某厂拍摄,因徽墨传统工艺怕见报刊泄密为由,拍过的近百张数码图片,事后才知道当日临走时竟被其下工作人员借来观看删除掉,第二天做工作才又开始补拍了工艺流程)。
去伪饰,求真传
民俗文化作为当今的现代社会主要的经济资源,不少地方大造民俗一条街、民俗村。旅游点上挂上几个大红灯笼,地摊上大摆面具,布老虎、神像、泥塑,做工粗糙,无任何灵性,然后招来一群穿着半似民族服饰、半似戏装的男女在跳着别扭不知所云的舞蹈。
‘文化的粗鄙化’(冯骥才语),一些地方依据所谓‘民俗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说法,盲目追名逐利,导致了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一些伪造的文化景观和粗制滥造的服饰,民俗商品,糟蹋了民俗文化资源,这种粗鄙的民俗表演居然常常引来一批又一批摄影人扎堆拍摄,各自返回后传到网络上还自鸣得意,岂不知乃谬种流传,败坏了民俗文化。
仍以服饰为例,此如湘西土家族女装原来色彩淡雅,‘以深蓝色为主色调,而旅游景区则根据经营者喜好改为大红大绿;男装甚至还炮制了一顶帽子,帽子上钉上了艳丽的野鸡毛,这种不伦不类的伪造,让人大跌风景!’⑥
民俗文化是原始的、质朴的、自发的、纯粹的、变动的,在民俗文化消失得特别快的今天,在圣诞老人,唐老鸭、 套娃进入中国民间剪纸(可称为“入侵”)的今天,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真实记录下即将消失的民俗事像,孜孜以求追求一种大“真”。(在三峡有些人为了拍赤身拉纤的船夫,往往给船夫一点小钱,让其脱光行走)《大众摄影 》杂志曾刊文揭丑。确保传统民俗遭受粗俗、伪民俗侵袭变味亦是当务之急。
注释:①、(见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 《新视野》2005,(5).)
②、(见冯建志 《河南濒灭剧种的文化属性》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2004(2).)
③、(陈玉平文,《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8.1)
④、见《思想者独行》第86页 冯骥才著。
⑤、(见雷茂奎;《试论民俗摄影》新疆艺术 1995)
⑥(于德珍.湘西民俗文化开发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2硕士学位论文)
张秉政 淮北师范大学教授、现为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出版摄影理论专著《摄影视界》(合著)等学术著作五部,诗集一部,散文集一部。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其中摄影理论专著《摄影视界》获安徽第五届文学艺术评论奖,另两部学术著作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政府奖)。2012年 出版, 摄影作品在《人民画报》、《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报》、《摄影世界》、《中华文化画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作品数百幅,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赛事上获奖。
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华文化画报》等刊物上发表摄影文化专题《江淮古茶镇》、《走进新疆》、《巴扎—南疆人一道丰盛的大餐》、《王家大院:“家天下”的人文气象》等多个。《江淮古茶镇》摄影专题系列在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2009首届大理国际影会及第十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展出。摄影作品与理论文章连续获2006、2008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金像奖,应邀出席上海国际摄影论坛。2009年、2015年应邀赴广东东莞出席中国第九届、第十二届摄影理论研讨会 。2012年度获安徽摄影理论贡献奖。